国内追溯工作疏理

经过几年的不懈努力,我国追溯体系建设在促进监管方式创新、提升企业质量管理能力、保障消费安全等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,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:

追溯法规制

国家层面欠缺全国统一的、覆盖全程的追溯法规。虽然新《食品安全法》在追溯制度立法方面取得了突破,但是对应的管理细则尚未颁布,在规范性和可操作性等方面还需要完善;追溯制度尚未形成一套完整体系,导致追溯工作开展缺乏强有力的法制保障。此外,产品生产销售的全国性和全球性,决定了可追溯制度是一项全国性的系统工程,需要国家统一管理和规划。而目前国家各个部委,各地方监管部门已建立了众多追溯系统,这种区域分割、各成一体的追溯制度存在难以共享信息、难以全程追踪、追溯成本高等问题,很难实现全国乃至全球的追溯。

追溯标准化程度

我国产品追溯标准体系尚未形成。截至目前,虽然有关肉菜、果蔬、酒类、水产品、中药材等追溯标准(包含国标、地标、行标、团标等)已达近百项,但标准之间存在内容交叉、标准不统一、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。标准体系重叠混乱,顶层设计和统筹管理不足,导致各类各层级标准尚未形成协调发展的局面,难以为追溯体系建设提供有效指导,亟需统筹规划。

追溯编码混乱,形成信息孤岛

追溯标准化最大的问题是追溯编码不统一问题,这也是制约追溯系统互联互通的最大瓶颈。目前我国追溯工作存在管理部门多、平台多、种类多等诸多问题,各个部委乃至地方政府监管部门都各建追溯平台,采用不同的追溯编码,如质检总局采用商品条码开展产品追溯;全国多地食药监采用商品条码进行食品追溯监管;农业部采用OID编码开展农产品追溯;商务部采用自己制定的行业标准对肉菜、中药材和酒类进行追溯等。编码的不统一形成万“码”奔腾的混乱局面和一个个的“信息孤岛”,导致系统互不兼容、追溯信息不能共享和互联互通,使得生产销售中各节点的追溯信息无法真正形成完整的追溯链条,实现全过程的追溯。

另外,产品包装上多码并存,不仅给企业带来成本,还不利于追溯系统的互联互通,更让消费者无所适从。

追溯平台众多,且相互孤立

近年来,我国相关部门、行业协会以及企业相继建立众多追溯系统,商务部“肉类蔬菜流通追溯平台”、工信部“食品工业企业质量安全追溯平台”、农业部“农垦农产品质量追溯平台”和“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信息平台”等,地方政府建立的地方追溯平台等,多头管理导致国内追溯各自为政,缺乏统一的管理和规划,重复建设严重。此外,这些平台在追溯编码、追溯精度、追溯模式等各方面具有较大差异,有的平台侧重于责任主体的监管,有的侧重于产品的追溯监管,有的侧重于企业生产管理的监管。有的是追溯到产品批次,有的追溯到单品。企业面对各级政府部门不同的监管需求,在不同的无法互联互通的追溯平台上填报不同的追溯信息,导致无所适从。

追溯数据质量

当前,我国存在追溯数据量少,数据质量差,数据关联性弱等问题。其形成主要有以下原因:其一,我国生产、流通过程复杂、标准化程度低(特别对于农产品行业),产品品类多,经营主体规模小,技术水平低,产业化、标准化程度低,难于标准化作业和管理,分散的主体和经营对采集全面完整真实的追溯数据带来了巨大挑战,增加了追溯体系建设的成本和难度;其二,目前有关追溯数据的法律法规尚不完善,可追溯数据的录入、主要凭借企业的自觉自律,数据质量难以保证。

追溯成本

追溯成本高昂是导致追溯很难实施的一个重要原因,追溯本身是复杂的,需要追溯系统的支持,需要采集各环节追溯信息,涉及到企业采购、生产、销售、流通等各部门,涉及到与上下游企业的沟通与协调,因此实施追溯会对企业带来人力、物力等成本。此外,各级政府部门,出于自身监管需要,要求企业填报追溯信息,而不同部委,不同地域的追溯平台由于无法实现互联互通,导致企业需要在多个追溯平台上重复填报追溯信息,给企业带来极大的负担。

企业积极性

作为追溯的主体,企业参与的积极性不高,主要原因有:一是相关部门纷纷建立追溯平台,而且平台多从监管角度出发,与企业内部经营管理和质量控制结合不紧密,在帮助企业优化供应链流程,提升经营管理水平、品牌提升等方面发挥的作用不大,短期内企业看不到效益;二是追溯系统可行性与可操作性差,追溯系统设计未充分考虑实际应用场景复杂性和需求多样性,满足不了企业个性化需求;三是缺少持续的运作模式,过于依赖于政策资金推动,一旦没有政策资金支持,考虑到持续运营会增加企业成本,导致企业积极性不高;四是企业相关业务数据安全及商业秘密问题,追溯信息会涉及企业上下游供应链信息及企业经营数据等,如相关信息得不到保密,或多或少会对企业实际经营带来影响,从一定程度上降低企业的积极性;五是追溯数据价值尚未充分挖掘,缺乏统一的、方便的查询方式,导致追溯数据查询率较低,不能有效地发挥倒逼机制,从而影响企业的积极性。